第269章:药酒_贞观医仙
御书房 > 贞观医仙 > 第269章:药酒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69章:药酒

  随着政治形式的不断转变,所有人也都看明白李世民的政治方向了。

  现在这个情况来看,想要保住地位,仅靠家族势力,靠老一辈留下的红利是不够的的,更重要的还是要看自身的能力。

  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,如果你个人能力不行,根本无法继续家族的辉煌。

  而随着李世民将李承乾和李泰同时下放,也隐隐在向世人表明一点,那就是太子之位也并不一定是李承乾的。

  这让曾经打算支持李承乾的太子党们,都有些拿捏不定了。

  而作为当世最得宠的李轩,却一直保持着中立。

  现在所有人也只能期待下放的李承乾可以争口气,能够从政绩上压倒李泰。

  “这群老东西,现在就开始迫不及待的想要站队了,目前以父皇的身体状况来看,再执政二三十年是没有问题的”

  甘露殿内,李轩忍不住吐槽道。

  “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,自古以来这夺嫡之争是根本无法避免的,更何况,这种争斗也算是一种考验”

  李世民作为从头到尾体验过夺嫡之争的过来人,他对于夺嫡倒是很看得开。

  再说了,如今的李世民大权在握,他还怕个屁的夺嫡之争。

  加上有李轩保证自己还能执政最少二三十年,李世民的心里就更踏实了。

  从目前情况上来看,李承乾虽然从文化程度上比不上李泰,但李承乾更擅长把握时机,会看机会。

  而李泰则更像是一种全能战士,什么都行,但什么都不突出。

  如果让李承乾当皇帝的话,大唐很可能会出现两极化的现象。

  要么更强,要么出现衰败,毕竟机会往往和危机并存。

  但如果让李泰继承皇位的话,或许大唐不会更上一层楼,但也不至于衰败。

  属于那种开拓不足,守成有余。

  但不管二人谁继位,如果能有李轩在一旁辅左的话,那么李世民也就放心了。

  不过看现在的情况,李轩好像并不想这么做。

  想想也是,二十三年后,李轩也是人到中年了,到那个时候,以李轩现在所打下的基础,完全可以颐养天年了,何必在权利这个大染缸里摸爬滚打呢?

  更何况,李轩本就志不在此。

  “此次东征,火器可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,所以关于新式火器的研发投入,不能减少,不但不能减少,朕还要加大投入!”

  这一次东征,如果没有火器的话,李世民不会如此顺利。

  这也让李世民意识到,靠人数获得战争胜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。

  以后打仗还得靠先进的装备和军人的整体素质。

  “这是自然,如今西域各国纷纷卷入战争之中,不知父皇打算如何处理?”

  “只要每年按时进贡,他们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,朕更担心的是南方地区,如今随着南方地区的经济愈发的繁荣,一些边陲部落也在蠢蠢欲动,

  随着婉淑的南下,这种情况也是更加明显,所以朕打算好好整治一下南方诸部,只要南部地区平定了,大唐就将再无后顾之忧”

  闻言,李轩也是暗自点头,与其不断的去扩张,不如先把国内彻底平定下来。

  中原南部地区,因为距离长安这个政治中心较远,所以一直比较落后和混乱,越是往南越是严重。

  其混乱的根本就在于缺乏教育,思想落后,又因为贫穷的原因,原住民的生活较为原始化。

  在他们的思想里,如果靠天吃不饱饭的话,那么就要去抢。

  虽然这种部落政权对于现在的大唐来说无法产生太大的威胁,但毕竟也是一个问题,是问题就需要去解决,何况现在南方的税收已经得到了明显的增长,对于南方地区,李世民也不得不重视起来。

  “待到儿臣将长安的事情都办理妥当之后,儿臣便打算处理最后的隐患了”

  李轩口中的隐患,指的自然就是关于商盟的事情。

  “如今四海安定,万国臣服,你没有必要再铤而走险了,何不放弃此事,此事不管是成失败,对于你来说都是一个损失,以如今大唐的国力……”

  “人生在世,既要顺势而为,也要逆流而上”

  见李轩去意已决,李世民也就不想再多说什么了,也就随他去了。

  这一次谈话,也算是让李世民彻底死心劝说李轩了。

  “陛下,这轩儿马上就十八岁了,是不是也该到给他订婚的年纪了?”

  这一天的上午,准备早膳的长孙皇后一脸笑意的说着。

  坐在餐桌边等着吃饭的李丽质闻言心中一喜,她自然是明白长孙皇后口中的订婚指的是什么。

  李世民颔首道:“的确是该给他订婚了,但现在丽质年纪还小,是不是再等等?”

  “只是订婚,又不是成婚”对于李世民的回答,长孙皇后颇为不满。

  一旁的李丽质也是小脸一垮。

  “哎~罢了罢了,观音婢你挑个时间吧,到时候朕便拟旨赐婚”

  在长孙皇后和李丽质听来,李世民的不情愿只是出于对李丽质的不舍。

  “日子臣妾早就挑好了,就明年开春”

  “丽质啊,等订婚之后,你就是大姑娘了,以后可不能再耍小性子了,轩儿本为孤儿,从小缺乏关爱,你以后可要尽到妻子应尽的义务,万万不可摆公主架子”

  “儿臣知道了……”

  以后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去食为天蹭饭了!

  看着一脸欢喜的母女俩,李世民的目光却略显沉重,也不知道是在想什么。

  甘露殿内,李世民拿着代表皇权的印章久久不动。

  书桉之上,是他亲自写下的赐婚诏书。

  只要盖上玉印,那么李轩和李丽质的婚事就算是成了,到时候谁也无法更改,包括他李世民在内。

  “陛下……”一旁的内侍太监见李世民久久不动,下意识的出声提醒道。

  作为李世民身边的侍者,他知道的事情要比很多人都多。

  因为李世民在甘露殿内召见谁,都是通过他之口。

  虽然他不知道李世民为什么对嫁女如此不舍,但他却清楚,绝对不是因为李世民舍不得自己的闺女嫁给李轩,其中必然有着不为人知的隐情。

  罢了,不能所有事情都让你一个人抗,丽质……婉淑……这一次算父皇对不起你们了……

  片刻后,李世民似乎是想通了,毅然决然的在诏书上盖上了自己印章。

  “传朕旨意,将长乐公主赐婚长平王!”

  “奴才遵旨”

  内侍太监恭敬的接过新鲜出炉的赐婚诏书之后,便躬身退步而去了,直到走出殿门才转过身来快步离开。

  “门下:长平王功盖千秋,为大唐社稷鞠躬尽瘁,朕深感欣慰,念及汝与长乐公主两情相悦……”

  听着耳畔传来的赐婚圣旨,李轩嘴角微微扬起。

  直到曹培行读完圣旨,李轩才恭敬接过。

  一旁的郑德春也非常识相的塞给了曹培行两根金条。

  曹培行也不客气,直接就将金条收进了口袋里。

  “长平王殿下,果真是深的陛下和皇后娘娘的喜爱,虽然老奴早有预料,但没有想到陛下和皇后娘娘真的把长乐公主殿下下嫁于你了,长平王,你可莫要辜负了陛下和皇后娘娘的厚望啊”

  “那是自然,我与丽质相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,父皇和母后又待我恩重如山,我怎么会辜负他们呢?”

  第二天,李轩早早的就来到了凤栖小筑。

  因为刚刚完成了赐婚,所以今天李轩于情于理都要进宫的。

  一是为了谢恩,二是为了交代一些事情。

  因为李轩来的较早,所以李世民还没有退朝,此时的凤栖小筑,除了长孙皇后和一些服侍的宫女以外,就没有别人了。

  “轩儿来了,快坐下,丽质她们一会儿就过来了,你前段时间不是说要去洛阳宫玩玩么,等吃完早膳母后就差人安排一下,到时候我们一起去,你入宫也有些年头了,却一直没有时间出去玩,如今你与丽质的婚事既然已经定下,就给自己放个假”

  李轩早就已经是长孙皇后内定的女婿了,现在圣旨以下,这件事已经算是板上钉钉了,长孙皇后的一桩心事也便放下了。

  “母后,儿臣还有一事要跟您说一下”

  见李轩一脸正色,长孙皇后不禁一怔,她隐隐感觉,李轩接下来要说的事情,大概率不是什么好事。

  “什么事?”

  “本来此事儿臣是打算瞒着您的,但想到您身有顽疾,所以思来想去还是打算向您坦白,这样您也好有个心理准备,到时候也不至于因为情绪太过激动,而引发顽疾”

  接着,李轩便将关于传国玉玺的事情说给了长孙皇后。

  长孙皇后听完之后,整个人都不好了。

  “难道只能这么做?”

  作为母亲,长孙皇后当然是不希望李轩以身涉险,但作为皇后,她却非常清楚传国玉玺代表着什么。

  在某种意义上,传国玉玺那就是天意。

  李轩没有说话,只是点了点头。

  “你若成功倒还好,可一旦失败,你的名声便将毁于一旦,不仅是你,就连丽质她也……”

  “母后,生于当代,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,丽质身为嫡长公主,有些事情她也必须承担,

  再说了,儿臣身后站着的可是大唐朝廷,商盟这区区江湖组织,难不成还真敢要了儿臣的命不成?到时候如果事不可为,儿臣也不会强求”

  “可是,如果他们手里没有传国玉玺怎么办?那我们所做的一切,岂不是白做了?”

  “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几率,我们也要做”

  就在母子二人打算继续说些什么的时候,门口传来了李丽质欢快的声音。

  “母后!李轩皇兄!”

  听到李丽质的声音,二人快速的收起了脸上的表情,并迅速的恢复到了以往的状态中去了。

  西市,商盟张金泰铺子二楼。

  “长平王殿下今日怎么有空光临寒舍啊?”

  张金泰一边给李轩倒着茶一边笑着问道。

  “找你某一件大事,不知张兄可有胆量?”

  闻言,张金泰倒茶的手微微一顿。

  “我的胆量和回报是成正比的,回报有多大,我的胆量就有多大!”

  果然还是自己认识的那个张金泰。

  “我要让你反了商盟,你敢吗?”

  “啊?什么?”

  张金泰闻言手中的茶杯都差点没拿住。

  “殿下莫不是在拿我开玩笑?我如果反了商盟,组织的杀手必然不会放过我”

  “如果你不反,我现在就能让你死无葬身之地!”

  “殿下,您怎么就跟我过不去呢?你换别人不行吗?”

  此时的张金泰都快要哭了,以他的身份,如果彻底投靠李轩并协助其反抗商盟的话,那自己也一定会成为商盟的头号击杀目标。

  他不敢得罪商盟,但他更不敢得罪李轩。

  以现在李轩在大唐的地位,杀死他和杀死一只蚂蚁没有什么区别。

  “放心,我不会让你白做,只要事成了,我保你后半辈子荣华富贵,我届时可以给你平康坊一份产业,如何?”

  “这……”

  听到平康坊三个字,张金泰心动了。

  不管是惜花池还是清风阁,现在可都是大唐最出名的娱乐消费场所。

  尤其是惜花池,可以毫不客气的说,现在的惜花池就是长安第一消金窟。

  比之曾经的三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  清风阁虽然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赚的不是很多,但阿秋在长安也算是一号人物了。

  如果自己也能在平康坊混得一份差事,甭管赚多赚少,至少不用像现在这样每天提心吊胆的。

  张金泰一咬牙道:“好!我跟殿下干了,你说怎么做吧”

  “很简单,我要你把商盟和朝廷勾结偷运劳工的事情抖出去,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情!”

  “啊?这……殿下,您没事吧?如果把这件事抖出去,不但商盟会遭受各国政权的围剿,恐怕连大唐朝廷也会被卷入战争之中”

  张金泰完全不知道李轩的葫芦里在卖什么药。

  你这哪里是让我反商盟,你这完全就是要让朝廷和商盟同归于尽啊。

  “我自然有我的打算,你不需要多问,你只需要回答我,做还是不做即可”李轩态度强硬的说道。

  “我什么时候做?现在吗?”面对李轩的强硬态度,张金泰只能选择答应。

  “当然不是现在,等时机成熟,我会让郑德春通知你的,在这之前,你还要做一件事”

  说着,李轩轻扣了两下茶桌,一直在门口候着的郑德春听到信号后便推门而入,并且将手里一直抱着的一物放在了茶桌之上。

  看着茶桌上密封酒坛,张金泰一脸茫然的看向了李轩,等待对方的下文。

  李轩指着酒坛道:“这是我特制的药酒,有补气养身,滋阳补肾之功效,你要想办法把这东西送给太史延”

  “殿下,这不会是毒酒吧?”张金泰一脸怀疑。

  “哼,我杀他还需用下毒?再说我,我想要的是传国玉玺和商盟的宝藏,太史延是死是活,与我何干?”

  “我并不是这个意思,只是我不懂你这么做究竟是什么意思”

  “我听闻太史延有不举之症,我也知道,太史延和吕佩卿想尽办法让我加入商盟,多半是为了给太史延治病,

  但我无法保证能把太史延的病治好,所以我便调制了这特殊的药酒,如果太史延喝了之后有效果,我便有能治愈他的方法,如果没有效果的话,那么我就无法帮他治疗,

  既然无法帮他治疗,我就不需要和吕佩卿合谋了,毕竟想要得到太史延的信任,就必须治好他的病不是吗?”

  听到李轩的话,张金泰表情微微一变,从他的表情上李轩可以看出,这货必然是知道吕佩卿和自己的事情。

  从这一点,李轩就能判断出,张金泰如果是吕佩卿的人,那么吕佩卿所言的可信度最少能提高两成。

  如果张金泰是太史延的人,那么吕佩卿之言的可信度就要降低两成。

  当然,也有可能是太史延和吕佩卿一起合谋在骗自己。

  因为如果张金泰是太史延的人,而吕佩卿又打算推翻商盟的话,她没有必要把想要推翻商盟,并且想要窃取商盟宝藏的事情告诉给张金泰。

  这样反而会让太史延有所准备。

  从张金泰的日常谈吐中李轩感觉此人是忠于商盟,忠于太史延的。

  但从一些行为中,李轩又觉得张金泰似乎又对商盟并没有报太大的信心。

  这一点从张金泰和人一起合伙开酒楼中就能看出一些端倪。

  如果张金泰一心为商盟,忠于太史延的话,又何必去搞这些副业?

  但如果不是,太史延又怎么会将其放在长安,让其担任这都城的负责人呢?

  “我明白了,这酒,我自然有办法送到太史延身边去”

  二人又交谈了一番之后,李轩便带着郑德春告辞离开了。

  刚刚离开张金泰的铺子,郑德春便忍不住问道:“殿下,您真的信得着这张金泰?难道您就不怕他将今日之事告之给那个太史延?”

  “无妨,这本就是一个阳谋,就算他把这件事告诉给太史延又如何?商盟与朝廷勾结偷引劳工本来就是事实,不管是张金泰这个商盟代言人来说,还是由我这个朝廷代言人来说,结果其实都差不多,

  唯一不同的就是,如果是张金泰来说,他必然会遭到来自商盟的报复”

  听到这,郑德春才恍然道:“哦~小的明白了,如果张金泰按照殿下意思去做,将偷引劳工的事情抖出去,不管他是否是太史延的人,为了这个局,太史延必须发动商盟的力量去报复张金泰,

  如果张金泰届时没有按照殿下之言去做,那么就代表他便是太史延的人”

  说到这,张金泰好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表情一怔。

  “可是,如果太史延和张金泰一起设局又该如何?他们完全可以演一出戏,张金泰依旧按照殿下的意思去做,然后太史延假装报复张金泰,

  毕竟只要张金泰不离开长安地界,太史延就有理由不杀他,反正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殿下加入商盟,

  到时候,不管殿下是真心还是假意,只要殿下到了他们的地盘,主动权就在他们手中了”

  “太史延无法在长安杀死张金泰,但是我能!”

  听到李轩的话,郑德春只是怔了一下便瞬间明白了过来。

  原来李轩口中的阳谋不仅仅是针对太史延,更是针对张金泰和吕佩卿。

  首先假设一:张金泰是太史延的人,且太史延真的有不举之症,而且吕佩卿真的想推翻商盟。

  如果假设一成立,那今天的事情,张金泰必然会将今天发生的一切,都原原本本的告诉给太史延。

  如果太史延想要让李轩为其治病,那么李轩特制的药酒他就一定会喝。

  如果药酒有效的话,那么太史延为了治好自己的病,也必然会让张金泰先答应李轩的要求。

  届时,等到李轩时机成熟的时候,就会通知张金泰将偷引劳工的事情给抖出去。

  如今大唐国力强盛,李世民根本不怕多线作战,所以李轩根本不怕此事败露,但商盟呢?

  商盟可挡不住这多国家政权的围剿,而且到时候吕佩卿这个反商盟的头号份子,必然会对商盟落井下石,届时迫于内部的舆论压力和外部的局势,就算是演,太史延也必须假装下令追杀张金泰。

  然后按照正常逻辑来看,张金泰为了配合太史延,就必须留在长安,因为只有在天子脚下,商盟的杀手才不敢胡作非为。

  而这个时候,大唐最年轻的国将就可以出手了。

  届时李轩完全可以亲自出手干掉张金泰,然后把张金泰的人头送到太史延面前。

  饶是太史延再如何恨李轩,但为了治疗自己的病,也为了压下内部的舆论,也不会拿李轩怎么样,毕竟李轩是帮助商盟清理门户了。

  假设二:吕佩卿和太史延依旧是敌对的,张金泰是吕佩卿的人,也打算推翻商盟。

  那么今天这件事,他必然会率先告诉吕佩卿。

  吕佩卿为了覆灭商盟,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,必然会第一时间联系李轩,并且希望李轩可以加快进度。

  毕竟这种偷引劳工的事情,是引众怒的事情,如果将此事抖出去,商盟就等于没有了后路,届时不但大唐容不下他,其他国家也容不下他。

  到时候商盟会在顷刻间覆灭,反正她吕佩卿不在乎什么宝藏。

  之所以吕佩卿之前没有主动将这件事抖出去,那是因为她顾忌到会得罪李世民,如果不是怕得罪李世民她必然会举双手赞成将这件事抖出去。

  现在李轩主动要求将这件事抖出去,她吕佩卿还能忍得住?

  如果是这样的话,李轩就占据了主动权,到时候完全可以和吕佩卿重新设局对付太史延。

  假设三:张金泰只是商盟的一个骨干成员,他谁的人都不是,只是一个唯利是图的普通人。

  那么他依旧会按照李轩吩咐的去做,但结果是太史延会不计代价的干掉张金泰。

  到时候,李轩依旧会出手干掉张金泰,并且还会拿着张金泰的人头埋怨太史延道:“首领教导无方,商盟居然会有这种败类,坏我等好事”

  而太史延在得知自己被张金泰出卖,并且看到李轩拿着张金泰的人头出现在自己面前会如何感想?

  第一个想法必然是张金泰为什么要出卖自己,出卖大唐朝廷。

  到底是谁指示他这么做的。

  那么太史延必然会把矛头对准反对自己的人。

  届时,李轩就可以从太史延的反应中判断他与吕佩卿之间的关系。

  凭借李轩的眼力一定能看出其中的端倪,从而判断出二人之间的关系。

  而因为到时候商盟没有了退路,李轩便能占据主动权。

  简而言之,对于李轩来说,张金泰就是一个用来测试太史延和吕佩卿的牺牲品。

  三个假设三条路,只有一条是活路。

  而这个几率在郑德春看来却非常的渺茫。

  郑德春心中一边不断想着,一边计划着晚上要将此事上报给李世民。

  二人不知不觉间便来到了平康坊,李轩正打算回暮雪亭,却瞥见了人流鼎沸的清风阁。

  “如果张金泰死了,别忘了把阿秋也处理掉”

  “小的明白……”

  现在的情况非常明朗,阿秋奋不顾身的帮助李轩火烧俱拔城,并不完全是为了她自己的前途。

  很有可能是得到了吕佩卿或太史延的指示。

  如果张金泰死了的话,那么就代表阿秋并非真心忠于李轩,既然如此那留着她又有何用?

  深夜,整个长安城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宁静之中。

  甘露殿内,李世民得到郑德春的密报后,却显得异常平静。

  他猜到李轩不会轻易入局,也猜到李轩会有一个应对之策。

  只是他没有猜到李轩居然会用张金泰设局,而且还是用偷引劳工这件事当做筹码。

  意外归意外,李世民却并不想对此加以干预。

  现在的大唐已经不是几年的大唐了,现在的李世民也已经不是几年前的李世民了。

  李渊已经病逝,对于名声什么的,李世民已经不像以前那般看重了。

  就算张金泰把此事抖出去又如何?

  大不了就是开战,如今东部北部已经彻底平定,西部区域也是混乱不堪,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政权是如今大唐的对手。

  别说现在他们自己就不团结,就算所有西部诸国加在一起也不是大唐的对手。

  李世民压根就不怕。

  隐隐的,李世民甚至有点期待张金泰能赶紧把这件事抖出去,这样他就有借口发动战争,彻底平定西部了。

  至于国内是否会产生皇帝昏庸狡诈的舆论,李世民更是不担心。

  如今的大唐百姓,已经对朝廷产生了一种极为盲目的崇拜之情。

 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日益强盛的国力,和不断富庶的经济。

  老百姓手里有了钱,能吃饱饭穿暖衣,有病了能得到良好的治疗。

  所有人都有书读,并且每个人只要有本事有才学就不怕不能出人头地。

  军队强大,不怕被外族入侵。

  生活在这样的国度里,百姓有什么理由去因为偷引劳工这点小事去议论当今皇帝呢?

  是的,和现在幸福的生活相比,偷引劳工就是一件小事。

  什么叫民心所向。

  自上到下所有人劲往一处使,心往一处用,便是民心所向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ushufang8.cc。御书房手机版:https://m.yushufang8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